-
友情链接:
一、合金概述
ET1是一款典型的高钨粉末高速工具钢,主要用于制造各类刀片和切削刃具。其核心优势在于极高的耐磨性能与硬度,适合在高负荷、高速冲切和精密切削场合使用。下文将深入剖析ET1的化学成分配比、强化机理,并结合具体应用领域,阐明成分含量与性能需求的密切关联。
二、化学成分及组织特点
碳 C:0.75%
适中碳含量既能形成足量碳化物,支持硬度与耐磨,又避免过高碳导致基体脆化。
铬 Cr:4.10%
铬固溶强化基体,同时析出Cr₇C₃碳化物,提升耐磨与抗氧化性,保护刀刃免受高温氧化。
钨 W:18.0%
钨含量远高于常规高速钢,主要以WC硬质相形式析出,构建坚固的耐磨骨架,使ET1在摩擦与磨粒磨损下保持极佳寿命。
钒 V:1.10%
钒析出VC超硬相,以纳米或亚微米级分散在基体,既增加碳化物数量,又细化基体晶粒,显著提高抗裂性能与冲击韧性。
无钼、无钴
ET1舍弃钼与钴元素,以18%钨取代Mo/W双核体系中的Mo环节,实现以高W增强耐磨的策略,同时降低成本与冶炼难度。
粉末冶金工艺
通过等静压或热等静压制粉末,ET1的碳化物在微观尺度上高度均匀分布,没有偏析或大颗粒团聚,兼顾高硬度与基体韧性。
三、性能特点
项目数值/等级说明
软退火硬度HB≈270退火后软化,便于机械加工、冷轧或拉拔成型
冷加硬度HB≈320冷轧或拉拔后硬度显著提升,适合构件直接成形
耐磨损性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☆☆ 8/1018% WC硬质相构建的多相碳化物网络,有效抵抗磨粒、黏着和冲击磨损
高温硬度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☆☆ 8/10Cr₇C₃与WC协同维持在300–400℃仍具高硬度
韧性★★★★★★☆☆☆☆ 6/10VC与基体韧性平衡,抗裂性优于常规高硬钢
加工与研磨性★★★★★★☆☆☆☆ 6/10退火态适合线切割、电火花与粗车;碳化物细小、有利于研磨刀刃刃口
四、成分与应用场景对应
工业刀片与切削刃具
需求:极高耐磨、长寿命刃口
关键成分:18% WC 多相硬质骨架,确保切削边缘在高转速、干切和重负荷下不易磨钝。
冲切和冲模
需求:抗冲击磨损与抗裂
关键成分:1.10% V析出VC纳米相,钉扎位错、细化晶粒,提高抗裂扩展能力,并与WC共建耐磨网络。
精密剔除与分条刀
需求:高硬度+稳定尺寸
关键成分:4.10% Cr固溶强化基体,形成Cr₂O₃保护膜,保持刀刃表面稳定并防止高温氧化。
冷轧与拉拔模具
需求:冷加工硬化+耐磨
关键成分:碳化物群与基体配合,在冷变形中进一步析出亚微米碳化物,实现与HB320硬度匹配的耐磨保护。
高温干切与少冷却切削
需求:持久硬度表现
关键成分:WC主导的高硬相群与Cr固溶,令ET1在350–450℃高温条件下仍具HRC55+级硬度。
五、设计与工艺优化建议
退火与软化:加热至820–840℃,保温2h后缓冷至600℃再空冷,软态硬度≈270 HB,便于机加工和线割。
冷加工强化:冷轧或多次拉拔,使硬度上升至≈320 HB,可直接用于成型刃具或半成品。
热处理(如需提高硬度):针对特殊刃具,可采用950–1050℃氮气或真空炉淬火,后续580℃回火两次,以达HRC60+。
表面涂层(可选):PVD TiAlN/CrN等涂层可进一步提升刃口抗粘附与高温耐磨性。
结语
ET1粉末高速钢以其“高W—中Cr—高V—适中C—无Mo/Co—粉末均匀化”六大成分策略,实现了“耐磨—红硬—韧性—塑性加工—高温稳定”—五维度性能集成,特别适合刀片、冲切刀具、冷轧模具等多领域需求。深入理解ET1的成分含量与应用场景的内在关联,将帮助工程师在材料选型、热处理与工艺设计中获取兼顾寿命与成本的最优方案,为高精度、高效率制造保驾护航。